东南造船18500DWT油化船完工,绿色航运迈出新步伐
两套先进的旋筒风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它们不仅能根据风向风速自动调整,更能为船舶带来两位数百分比的燃油节约。
10月23日,东南造船18500DWT油化船正式完工,并将在近期交付。作为东南造船在中高端油化船领域的重点产品,这艘油化船融合了多项先进技术与工艺创新。
该船是绿色航运技术的示范项目,其核心亮点在于安装了两套先进的旋筒风帆。这项技术能根据风向风速自动调整,最高可降低两位数百分比的燃油消耗,显著降低运营成本与碳排放。
01 技术亮点:旋筒风帆与甲醇双燃料设计
这艘18500DWT油化船代表了当前船舶制造领域的先进技术水平。
它采用了甲醇双燃料预留设计理念,满足IMO Tier III排放标准,未来可改造升级使用清洁能源甲醇燃料运行。
船舶的主机及发电机组配置了氮氧化物排放控制装置(SCR),符合IMO III级要求,同时具备冰区加强等级ICE CLASS 1C能力。
在节能高效方面,该船安装的两台由芬兰NORSEPOWER公司生产的转子风帆装置,利用马格努斯效应在适合风况下可为船舶提供额外推进力。
这些风帆可根据风向、风速等气象条件自动调节转速和偏转角度,降低同等航速下主推进系统所需的输出功率,达到节约燃油成本及减少排放的目的。
02 船舶性能:多载重线设计与高效装卸系统
该油化船总长149.8米,型宽22.8米,型深12.7米,设计吃水8.5米。
它主要用于运输满足IBC规范要求的试装闪点≤60℃的成品油、植物油和散装化学品(II类和III类),具有浅吃水、大舱容的特点,满足无限航区要求。
该型船采用多载重线设计,满足不同船籍国及港口要求。
液货系统设计采用变频液压驱动的六组独立的传输系统,同时驱动六台液货泵和一个压载泵,能够同时进行六组液货的卸载工作。
单台液货泵的排放速率为300立方米/小时,最大排放速率为1800立方米/小时。
推进系统采用低速二冲程柴油机,搭配可调螺距螺旋桨和前置节能导轮装置,以及带有舵球的襟翼舵装置。
同时,船舶配置了一台变频轴带发电机组,航行过程中可实现无发电机组运行的功能,在降低船舶能耗的同时,提高了船舶的操纵性能。
03 建造历程:三地协同与智能制造
东南造船在18500DWT油化船系列船的建造过程中,创新采用 “三地协同推进”模式,统筹马尾事业部、东南事业部等主力厂区资源,形成“攻坚+经验输出+追赶超越”的良性竞争格局。
福建船政积极推进该项目的研发设计、物资采购及建造工作,在分段建造、船台合拢等方面环环相扣。
通过统筹资源、工序前移和优化特涂工艺等,大幅缩短货油舱特涂周期,并顺利完成了新增风帆基座等挑战,系列船的建造质量与速度均比首制船有大幅度提升。
同时,船厂依托造船一体化平台建设,实现材料设备精准管控,质量管理全面线上化,关键数据可采集、可量化、可应用。
引进“小组立智能焊接生产线”“先行小组立智能焊接工作站”等智能化生产线,可通过数字化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对生产线信息的监视和控制,还能进行精确、高效的切割加工及零件信息喷码作业。
04 系列成就:从批量建造到成功交付
这艘刚刚完工的18500DWT油化船是东南造船在这一船型系列化建造的最新成果。
早在今年6月25日,东南造船就已为洲际船务建造的18500DWT油化船“Golden Banyan”号(DN517-1)顺利交付。
随后在7月10日,福建船政旗下东南造船建造的18500DWT油化船(DN18500-4)顺利交付英国船东,标志着公司为英国船东建造的18500DWT油化船(DN18500系列)圆满收官。
10月20日,福建船政旗下东南造船建造的18500DWT油化船(DN517-7)顺利下水。
该系列油化船已连续成功建造多艘,标志着东南造船在这一船型的批量建造上形成了标准化、系列化的成熟建造模式。
从批量建造到标准化生产,18500DWT油化船系列已成为东南造船在国际船舶市场上的一张名片。
随着全球航运业向绿色、低碳转型,集成旋筒风帆等创新技术的船舶正成为船东们的优先选择。
这艘完工的油化船即将启航,它的表现将向世界展示中国造船业的智能化升级与绿色转型决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