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 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马克龙急得跳脚:真没招 欧盟就对中国启动“核选...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昨天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克龙威胁对华启动“核选项”,欧盟稀土依赖凸显战略焦虑
欧洲理事会闭门会议室内,法国总统马克龙一番强硬表态让在场领导人神情肃穆,他呼吁欧盟启动“贸易核弹”应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却在会场内外暴露了欧洲深处的战略困境。

10月23日,布鲁塞尔欧盟峰会现场,法国总统马克龙在闭门会议中放出狠话:如果欧盟无法就中国计划实施的关键原材料出口管制找到解决方案,各成员国应当考虑动用欧盟最有力的贸易工具——《反胁迫工具法案》(ACI)来应对此事。

这一被外界称为 “核选项”的法案于2023年底生效,允许欧盟限制贸易和服务、削减某些知识产权、限制外国直接投资和公共采购准入,堪称欧盟贸易防御体系中的“核武器”。

马克龙在峰会结束后甚至对记者公开宣称,中国近期加强稀土出口管制的行动构成了“经济胁迫”,欧盟必须“有机会作出回应”。

01 马克龙的“政治秀”
马克龙在欧盟峰会上的强硬姿态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下的政治表演。

根据彭博社报道,马克龙在闭门会议上极力主张欧盟需要权衡针对中国采取包括《反胁迫工具法案》在内的一切可用选项。

知情人士透露,马克龙在周四的欧盟峰会上向欧洲领导人发出了这一呼吁。

马克龙如此高调表态,与其国内政治困境密切相关。他在第二任期内,民调支持率跌至17%的低谷,执政联盟在国民议会中席位不足。

主推的退休制度改革陷入停滞,国内街头抗议活动持续不断。

内政搞不定,就把矛盾引向外部,成了马克龙的惯用伎俩。

马克龙急需在欧盟层面刷存在感,证明法国在“战略自主”上的领导力。

02 稀土之争
这场风波的核心是稀土资源,这些看似普通的金属元素却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

中国10月9日宣布,自11月8日起,对超硬材料、稀土设备与原辅料、部分中重稀土以及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等一系列关键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根据新规,即便产品仅含有微量来自中国的特定稀土元素,出口商在将这些产品出口海外时也需要获得出口许可证。

稀土对电动汽车电池、防务制造等行业至关重要。

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约三分之一,却长期承担着九成以上的供应任务。

欧盟高度依赖进口稀土,全球九成的稀土加工来自中国,一旦供应受限,欧洲绿色能源、军工制造都将受重创。

03 “核选项”的虚实
马克龙力推的“核选项”听起来威力巨大,实则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反胁迫工具法案》的设计初衷是作为威慑手段,必要时可反制第三国通过贸易手段胁迫欧盟或成员国政策选择的行为。

该工具迄今从未启用过,设计初衷是作为威慑手段。

很多人将其视为一种“核选项”,其理想作用本应是威慑。

该法案启动需历经两个月调查取证与全成员国一致投票,流程繁琐且门槛极高。

面对美国钢铝关税施压时便未敢启用。

“核威慑”最有效的状态永远是挂在墙上,一旦真对中国启用,欧洲自身也会被炸得灰头土脸。

04 欧盟内部分歧
欧盟在应对中国稀土政策上远未达成一致,内部利益分化复杂多元。

德国总理默茨在峰会结束后证实,欧盟领导人已讨论是否启用反胁迫工具,但尚未作出决定。

他表示,现在由负责欧盟贸易事务的欧盟委员会决定是否部署“反胁迫工具”。

德国车企从电动马达到电池组件都离不开中国稀土。 巴斯夫、宝马、大众等巨头都担心,一旦欧盟真对华动手,他们的生产线就可能停摆。

匈牙利、希腊等国这些年获得了大量中国投资,不愿为了法国的政治秀和自家经济过不去。

欧盟内部的分歧,使得所谓“核选项”更像一根摆拍的“威慑棒”,远谈不上真打。

05 中方的冷静回应
与马克龙的激烈言辞相比,中方的回应显得更为冷静与务实。

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在与欧盟贸易委员的视频会谈中明确表示,中方近期措施是依法依规完善中国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常做法,体现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大国担当。

王文涛强调,中方致力于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一直为欧盟企业提供审批便利。

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中方坚决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希望欧方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则回应称,欧方“理解”中方出于国家安全和国际共同安全考虑,出台稀土相关出口管制措施。

措施实施过程中,希望中方可加快审批欧企申请。

06 背后的战略困境
马克龙的强硬姿态背后,折射出欧盟在战略自主性上的深层次困境。

欧盟的问题恰恰在于自身的短视。几十年来,他们沉迷于全球化的红利,从未真正建立自己的资源体系。

如今被卡脖子,就怪起中国来。

更讽刺的是,《反胁迫工具法案》原本是欧盟为了防备美国。

那时候,特朗普政府对欧盟征收钢铁、铝制品高额关税,欧洲气得牙痒,却又不敢硬碰。

但真正到了今天,他们既不敢对美国动用,也不敢真对中国使用。

欧盟在能源和制造业上早已被美国掏空。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卖给欧洲的天然气价格比本国高出三倍。

不去指责让欧洲“失血”的美国,却把矛头对准中国,这种选择本身就说明问题——欧盟已经丧失真正的战略自主。

欧盟委员会目前正在研究若外交斡旋无果的应对方案,计划在本月底前拟定一份可对中国实施的贸易措施清单。

布鲁塞尔的外交官们忙碌地穿梭于会议室之间,而欧盟的真正危机不是中国“封锁”,而是欧洲在关键科技领域逐渐失去领先优势。

稀土只是表面问题,背后是整个产业竞争力的下滑。马克龙的“核选项”不过是一声无力的呐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QQ|标签|爬虫xml|爬虫txt|新闻魔笔科技XinWen.MoBi - 海量语音新闻!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10-27 12:14 , Processed in 0.6234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