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WTI原油单日飙涨5%
地缘政治的风暴再次席卷全球原油市场,欧美对俄制裁的连番出击令油价一飞冲天。
国际油价在10月23日迎来大幅上涨,WTI原油价格盘中涨幅超过5%,布伦特原油也上涨近4.85%。
这场暴涨背后,是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实施的新一轮严厉制裁,以及美国原油库存的意外下降,多重因素共同点燃了市场对供应收紧的担忧。
01 油价飙升
北京时间10月23日下午,国际油价突然拉升,WTI原油价格一度上涨超过5%。
截至发稿,WTI原油涨幅达5.03%,报61.44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上涨4.91%,报65.66美元/桶。
部分时段,WTI原油涨幅甚至扩大至6%,报62.04美元/桶。
国内SC原油期货也同步大涨4.05%,连续三个交易日走高。
02 制裁引爆
这场油价暴涨的直接导火索是欧美对俄罗斯能源领域的新一轮制裁。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10月22日宣布,制裁俄罗斯最大的两家石油企业——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和卢克石油公司。
这两家公司合计占俄罗斯原油出口总量的近50%,今年上半年约为每天220万桶。
同一天,欧盟成员国就第19轮对俄制裁达成一致,首次禁止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进入欧洲市场,并将俄罗斯原油价格上限下调至每桶47.6美元。
欧盟还将俄罗斯“影子舰队”中的117艘船只列入制裁名单。
03 供应链受冲击
制裁措施对实际供应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
在美国对俄罗斯石油公司实施制裁后,印度信实集团将停止根据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的长期协议进口俄罗斯石油。
印度炼油厂高管表示,俄罗斯流向印度主要加工商的石油供应预计将降至接近零的水平。
据一德期货分析,受制裁影响,印度对俄罗斯原油的进口约为170万桶/日,按削减一半来预估,至少有80万桶/日的需求需要从其他市场进行采购。
04 库存下降
除了地缘政治因素,供需数据方面也出现了积极信号。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报告显示,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减少96.1万桶至4.228亿桶,此前市场预期为增加120万桶。
这一数据标志着美国原油库存在连续三周增长后首次下降。
与此同时,美国炼油厂开工率上升2.9个百分点,达到88.6%,表明加工活动增加。
05 地缘政治波澜
其他地缘政治因素也为市场提供了支撑。
特朗普称其认为与普京会面“不合适”,扭转了之前利空的地缘局势,使得风险溢价再次回归。
东吴期货指出,油价反弹先后受到美国宣布将军事打击委内瑞拉以及取消布达佩斯会面并制裁俄罗斯两大石油公司的提振。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回应称,欧盟对俄罗斯实施进一步制裁的拓展空间已“基本耗尽”。
06 市场观点分歧
针对市场前景,各机构分析呈现分歧。
光大期货指出,美国首次对俄罗斯最大的两家石油公司实施制裁,意味着俄罗斯四大石油巨头现已全部受到美国制裁。
盛宝银行分析师Ole Hansen认为,美国制裁意味着俄罗斯石油的主要买家需寻找替代供应商,以免被排除在西方银行体系之外。
瑞银集团则表示,尽管最新制裁可能会给原油价格带来近期的波动性,但全球石油市场供应过剩的状况应有助于限制油价持续上涨的风险。
瑞银预计布伦特原油价格将维持在每桶60至70美元区间。
市场目光现在聚焦于印度等俄罗斯原油大买家的下一步行动,以及俄罗斯能否快速找到替代买家。
盛宝银行分析师Ole Hansen指出:“美国制裁意味着俄罗斯石油的主要买家需寻找替代供应商,以免被排除在西方银行体系之外。”
而瑞银分析师Giovanni Staunovo则提醒,制裁对油市的实际影响将取决于印度反应及俄罗斯能否找到替代买家。
这场油价风暴的背后,是全球能源贸易格局悄然重塑的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