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磋商在马来西亚举行,推动双边关系走向新阶段
马来西亚吉隆坡成为中美经贸对话的新舞台,两国代表将在10月24日至27日期间就关键经贸问题进行面对面交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于10月24日至27日率团赴马来西亚,与美方举行新一轮经贸磋商。
此次磋商是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历次通话重要共识的具体行动,双方将就中美经贸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01 磋商背景:从视频通话到面对面交流
此次中美经贸磋商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双方一系列互动后的自然结果。
北京时间10月18日上午,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已经举行了视频通话。
在那次通话中,双方围绕落实两国元首历次通话重要共识,就双边经贸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交流,并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面对面磋商。
如今,双方代表团确定在马来西亚举行会谈,标志着中美经贸对话从虚拟空间回到了现实舞台。
选择马来西亚作为磋商地点颇具深意。这个东南亚国家长期以来与中美两国都保持着友好关系,是中立且受双方认可的第三方场地。
同时,马来西亚本身也在积极拓展与美国的经贸关系,国家石油公司每年从美国进口价值34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以强化国家能源安全。
02 区域背景:东盟峰会下的经贸互动
此次中美磋商的时间与地点选择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与区域重大外交活动相契合。
第47届东盟峰会将于本月26至28日在吉隆坡举行,届时将迎来东盟十个成员国的国家领导人,以及包括美国、中国、日本和印度等主要对话伙伴的参与。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亲口证实将出席此次峰会。
东盟与美国的经济关系近年来不断加强。根据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的说法,东盟与美国预计将在峰会期间签署互惠贸易协定(ART)。
该协定涵盖六大主要领域:关税和配额、非关税壁垒、数码贸易与技术、原产地规则、经济与国家安全以及商业考量。
2024年,东盟与美国的商品贸易额预计达到4768亿美元,其中美国对东盟的商品出口预计为1246亿美元,从本区域进口则达到3523亿美元。
03 美马经贸:互补与合作的基础
在东盟与美国的经济关系中,马来西亚与美国的经贸合作尤为突出。
在今年首9个月,马来西亚与美国的贸易保持强劲,增长率高达15.4%,达到2708亿8000万令吉;出口增长为18.2%,达到1663亿8000万令吉。
这一增长主要归因于电子电器、机械设备与零件以及加工食品出口的增加。
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指出,“东盟的目标是与美国形成互补,而非竞争,通过加强和支持美国的供应链实现合作”。
他举例说,“比如半导体领域,许多东盟国家在半导体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也是供应链的关键部分”。
作为未来双边经济合作的约束性框架,东盟与美国的互惠贸易协定将促进双方优势互补,进一步巩固拥有逾6亿人口的东盟经济实力。
04 挑战与机遇:中美磋商的前景
中美经贸关系一直是全球经济的风向标,此次磋商面临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10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在处理中美经贸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关税战、贸易战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双方应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协商解决有关问题”。
这一表态明确了中方在即将到来的磋商中的基本立场。
从马来西亚与美国经贸谈判的经验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可能出现在中美磋商中的议题。
马来西亚媒体《星洲日报》曾发表社论称,马来西亚和美国的关税谈判是一场不对等的“贸易突围战”,美方在谈判中诸多诉求并不公平。
美方曾在与马来西亚的谈判中提出解决贸易逆差、保障美国技术安全、促进马企业在美投资等要求。
从细节来看,“这些要求并不公平”。
马来西亚作为此次中美磋商的东道国,自身与美国的经贸关系也值得关注。
马美贸易在2025年前九个月保持了15.4%的高增长率,达到2708亿8000万令吉。
而东盟与美国的互惠贸易协定也将在同期举行的东盟峰会上签署,这一协定涵盖关税和配额、数码贸易与技术等六大领域。
中美两国在马来西亚的这次磋商,不仅是双边关系的温度计,更是全球经贸格局演变的风向标。
随着东盟在国际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美在第三方场域的互动模式将为未来的多边经贸合作提供新的范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