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将在马来西亚举行新一轮经贸磋商
中美经贸谈判代表再度聚首,在复杂交织的双边关系中寻找共同利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于10月24日至27日率团赴马来西亚,与美方举行新一轮经贸磋商。
这是中美双方根据此前达成的共识,继续推进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举措。
根据商务部消息,此次磋商将按照今年以来两国元首历次通话重要共识,就中美经贸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
01 谈判背景:从视频通话到面对面磋商
本轮中美经贸磋商并非突发事件,而是双方持续沟通的必然结果。
北京时间10月18日上午,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已举行视频通话。
在那次通话中,双方围绕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就双边经贸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交流,并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面对面磋商。
视频通话仅仅五天后,双方即宣布了本次马来西亚面对面磋商的安排,体现了中美经贸对话的加速与深化。
02 机制化沟通:每季度会谈已成常态
中美之间的经贸沟通已形成稳定的机制化安排。
根据2025年5月《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设立了定期磋商机制。
该机制由何立峰与美财政部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牵头,每季度举行副部长级会议,每年两次部长级会谈。
这一机制已先后在伦敦、斯德哥尔摩、马德里举行多轮会议,并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包括暂停部分关税并推动金融服务市场开放。
定期磋商机制为两大经济体提供了稳定的沟通渠道,有效避免了误解误判。
03 国际舞台:东盟峰会背景下的双边会谈
本次中美磋商选择在马来西亚举行具有特殊意义。
第47届东盟峰会将于本月26至28日在吉隆坡举行,届时将迎来东盟十个成员国的国家领导人,以及包括美国、中国、日本和印度等主要对话伙伴的参与。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确认将出席此次峰会。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2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高度重视同东盟的关系和东亚合作,支持马来西亚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
在东盟峰会背景下举行中美双边经贸磋商,体现了东南亚地区在地缘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04 核心议题:稀土、芬太尼和大豆成焦点
据外交部记者会透露,美方已将稀土、芬太尼和大豆列为对华谈判的三大重点问题。
这些议题反映了中美经贸关系的互补性与敏感性。
稀土作为关键矿产资源,芬太尼涉及公共卫生安全,大豆则是中美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品种,三者共同构成了本次磋商的核心议题。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回应称:“中方在处理中美经贸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关税战、贸易战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双方应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协商解决有关问题。”
05 区域经济格局:东盟与美国的互惠贸易协定
在中美进行双边磋商的同时,东盟与美国的经济关系也在深化。
根据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透露,东盟与美国预计将在本次峰会期间签署互惠贸易协定(ART)。
该协定涵盖六大主要领域:关税和配额、非关税壁垒、数码贸易与技术、原产地规则、经济与国家安全以及商业考量。
扎夫鲁表示,“东盟的目标是与美国形成互补,而非竞争,通过加强和支持美国的供应链实现合作”。
2024年,东盟与美国的商品贸易额预计达到4768亿美元,其中美国对东盟的商品出口预计为1246亿美元。
谈判桌前,双方代表深知磋商结果将影响全球经贸格局。
吉隆坡的这次会谈,既是中美定期磋商机制的一部分,也是两国在东盟峰会背景下维护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努力。
正如中国外交部所言:“关税战、贸易战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唯有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协商解决有关问题,才能实现双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