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9日11时,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成第100次发射,成功将试验三十号卫星01、02星送入预定轨道。作为我国第二型突破百发的单一型号运载火箭,其背后是多维度技术创新的支撑,以下从测试效率、结构设计、功能拓展等方面展开解析: 测试与生产效率革新电磁干扰解决方案:针对多型号并行测试的频段干扰难题,研制出带干扰抑制功能的屏蔽系统,可隔离外部电磁干扰,保障无线信号传输稳定性,为多火箭同时测试创造条件。智能化测试设备:全新自动化三轴智能转台实现惯组自动水平调整、远程控制等功能,结合测试流程优化,使全箭集成综合试验效率提升30%以上,测试周期缩短至11个工作日,人员缩减50%。滚动组批生产模式:通过统一通用化箭体结构、电气系统等产品状态,采用滚动组批生产,例如一子级与长四火箭一子级通用互换,还能共用地面设备,既保证产品一致性,又提升产能以适配年均10余发的高密度发射需求。 结构与载荷适配升级复合材料轻量化应用:研制复合材料支承舱替代传统金属舱体,重量降低20%,同时通过固化工艺仿真优化,在减重的同时保障表面精度与结构强度,提升火箭对大载荷卫星的适配能力。系列化整流罩突破:整流罩直径从2.9米拓展至4米,涵盖金属与复合材料两种材质,采用一体化共固化成型技术,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且兼顾耐温性与透波性,满足不同尺寸卫星的防护需求。多星发射技术领先:突破多星布局、分离及力学环境预示等技术,实现串联、并联、堆叠等多种发射构型,2023年一箭41星发射创下国内纪录,多星发射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控制系统与能源迭代导航与控制技术跨越:控制系统从纯惯性导航升级为组合导航,制导方式从摄动制导优化为混合制导,搭配十表光纤惯组冗余设计,提升控制精度与可靠性,同时实现电气设备小型化。全箭锂电化改造:2022年完成全箭锂电化升级,用三元体系锂离子蓄电池替代传统锌银蓄电池,比能量大幅提升,操作步骤减少50%以上,且适应发射推迟的待机需求,匹配短周期发射特性。天基测控降本增效:配置2M码速率中继用户终端,通过天基测控减少对测量船的依赖,降低发射成本,同时增强火箭在复杂环境下的测控稳定性。 环保与环境适应创新空间碎片治理实践:国际首创在运载火箭舱段应用离轨帆,主动减缓空间碎片增长,体现我国航天环保责任。极端环境适应能力:通过箭体结构防雨防雷、电气系统抗干扰等技术突破,提升火箭在恶劣天气下的发射适应性,可在酒泉、太原、西昌等多发射中心灵活执行任务。栅格舵精准落区控制:2021年首次应用栅格舵控制系统,使一子级落区范围缩小80%以上,为后续可重复使用技术积累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