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珠澳大桥国庆首日迎"北上"车流高峰 单日通关车辆超1.4万辆次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首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迎来港澳居民自驾"北上"的车流高峰。据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数据显示,10月1日截至17时,经该口岸出入境旅客超5.8万人次,车辆超1.4万辆次,其中港澳单牌车占比高达68.6%,达9600辆次。这一数据较平日显著增长,反映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出行需求的持续旺盛。## 车流高峰的核心特征本次"北上"车流高峰呈现出三个鲜明特征。从时间分布看,车流高峰从清晨持续至傍晚,其中10时至16时为通行峰值时段,每小时查验车辆约1300辆次,接近今年4月港澳公众假期期间的最高水平。从车辆构成分析,港澳单牌车占比超六成,远超平日50%左右的占比,显示假期自驾"北上"已成为港澳居民的主要出行选择。与历史数据对比,2025年国庆首日截至13时的车流数据(超1万辆次)已接近2024年春节单日最高峰值的40%,而2025年春节期间港珠澳大桥曾创下日均1.97万车次的纪录。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国庆假期叠加港澳后续公休日,边检部门预测10月3日晚起将出现第二波车流高峰,10月4日、5日可能达到整个假期的通行峰值。## 多重因素驱动跨境车流增长此次"北上"车流高峰的形成,是政策红利、消费吸引力与交通便利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的唯一指定通行口岸,港珠澳大桥已成为港澳居民自驾进入内地的首选通道。随着政策实施进入成熟期,越来越多的港澳车主完成通关备案,为跨境自驾提供了基础条件。从消费需求看,内地丰富的文旅资源和消费场景对港澳居民形成强大吸引力。国庆期间,广东各地推出非遗体验、美食节、景区特惠等特色活动,与港澳形成差异化的消费互补。如珠海的海岛旅游、顺德的美食之旅等线路备受港澳居民青睐,带动家庭式自驾出行大幅增加。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进一步释放了出行潜力。港珠澳大桥"一桥连三地"的地理优势,加上24小时通关政策,使跨境通行更为便捷。相比轮渡和其他口岸,自驾出行在行李携带、行程灵活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特别适合家庭出游和多目的地旅行。## 通关保障措施与出行建议为应对车流高峰,港珠澳大桥边检站采取了一系列便民通关措施。边检部门提前加开全部查验通道,增设前置引导岗和人工查验窗口,重点服务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同时通过警务联络官机制,强化与港澳方的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及时调整通关查验策略。与今年五一假期相比,边检部门进一步优化了疏导方案,引入专业志愿者团队提供咨询引导服务,并备足机动警力应对突发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拥堵情况,管理方还建立了车流预警系统,通过电子显示屏实时发布通行信息,引导车主错峰出行。边检部门特别提醒,10月4日至5日港澳地区公休假期期间,预计将出现新一轮"北上"车流高峰。建议旅客出行前通过"港珠澳大桥边检"官方渠道查询实时通关信息,尽量避开7时至9时、16时至18时的高峰时段。同时,通行时请提前准备好通关证件,照看好同行老人儿童,预留充足时间办理查验手续。## 大湾区跨境出行趋势展望从更长周期观察,港珠澳大桥的车流数据折射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深化。2024年经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客流与车流分别超过2700万人次和555万辆次,同比增长均超70%。2025年春节期间,大桥日均车流达1.97万车次,显示跨境出行已从节日集中型向日常高频型转变。随着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推进,港珠澳大桥将与深中通道等交通枢纽形成互补格局,进一步优化区域交通网络。未来,随着"澳车北上"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和文旅消费的深度融合,粤港澳跨境自驾出行有望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大湾区人员往来的主流方式之一。对于计划前往港澳的内地旅客,边检部门建议关注10月5日后可能出现的"南下"返程高峰,合理规划行程。通过错峰出行、提前预约等方式,可有效提升通关效率,确保旅途顺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