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订到“幽灵房”(例如预订后到店无房可住的情况),旅行社和平台可能都存在一定的过错,具体如下:
旅行社方面的可能过错
房源核实不力
未准确掌握房源信息
如果旅行社在没有对合作酒店或住宿提供商的房源进行准确核实的情况下就接受游客预订,这是一种严重的失职。例如,旅行社仅仅依据酒店提供的粗略房间数量估计就开展预订业务,没有深入了解酒店的实际可售房间情况,包括房间的预订状态、维修房数量等。
与供应商沟通不畅
旅行社与酒店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传递滞后或误解。比如,旅行社在预订系统中为游客预订了房间,但由于与酒店的对接人员疏忽,酒店没有及时收到预订信息或者收到了错误的预订信息(如预订日期错误、房间类型错误等),而旅行社没有进行有效的二次确认,从而导致游客到达时无房可住。
过度销售
超售行为
为了获取更多利润,旅行社可能故意超售房间。例如,旅行社知道某热门旅游目的地在特定节假日期间房间紧张,但仍然接受超出实际房源数量的预订,寄希望于部分游客可能会取消预订。如果出现比预期更少的游客取消预订的情况,就会导致部分游客到达时遭遇无房可住的“幽灵房”现象。
平台方面的可能过错
信息管理不善
房源更新不及时
在线旅游平台上的房源信息可能由多个供应商提供,如果平台没有建立有效的信息更新机制,就可能出现房间已被预订但仍然显示可订的情况。例如,酒店将一批房间分配给了其他渠道或者已经有住客延长了住宿时间,但是平台没有及时获取到这一信息并更新房源状态,导致游客通过平台预订到了实际上不存在的房间。
虚假房源审查不力
部分不良商家可能会在平台上发布虚假房源信息来吸引游客,平台如果没有严格的审查制度,就可能让这些虚假房源上线。比如,一些小的民宿经营者可能会虚构房间数量或者提供虚假的房间照片和设施描述,平台没有进行实地考察或有效的身份验证等审查措施,使得游客预订到根本不存在的“幽灵房”。
预订流程缺陷
双重预订漏洞
平台的预订系统可能存在漏洞,导致双重预订的情况发生。例如,平台的预订确认机制在高并发情况下出现故障,同一房间可能同时被两个不同的游客预订成功,而平台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这种冲突,最终导致其中一方到达时无房可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