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是在国家相关政策背景下,为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而实施的。以下是关于该试点工作的详细情况:试点工作的启动与目标: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厅、发改委、工信厅和人行福建省分行、福建金融监管局等六部门联合发文推动开展全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计划通过3年省级试点行动,推动全省不少于10类重点产品、100家企业获得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地区与产品:福建省的宁德市和晋江市入选全国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试点产品分别是锂电池和纺织品。试点工作的进展: 晋江纺织品试点:2025年,晋江市拟遴选21家纺织品生产企业,初步建立纺织品碳计量、碳核算等相关数据基础,支持取得首批国家统一制定的纺织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目前,晋江市通过专项统筹、多维度调研、双轨机制精准赋能、建立服务资源池、多渠道宣贯赋能等五方面建立机制,推进工作扎实开展。其中,世兴达等17家企业已完成第一轮资料收集确认,安踏、华宇、信泰逐步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此外,晋江市政府出台文件,对获得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3万元。 宁德锂电池试点:2025年,宁德市拟遴选2家锂电池生产企业,初步建立锂电池碳计量、碳核算等相关数据基础,支持取得首批国家统一制定的锂电池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到2027年底,计划基本建立完善宁德锂电池产品碳足迹核算及标识认证体系。配套措施:福建省在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中,还推出了绿色金融支持措施。例如,2025年8月,福建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首笔贷款在晋江成功发放,晋江某纺织企业获兴业银行泉州分行1000万元贷款支持。该贷款方案建立了利率与碳足迹数值的挂钩机制,企业若通过技术改造、工艺优化进一步降碳,可享受更优惠的贷款利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