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以来,险资举牌上市公司动作频繁,已四次举牌上市公司,未来“举牌潮”有望持续。具体情况如下:7月险资举牌事件回顾:7月22日,中邮人寿发布公告称举牌绿色动力环保H股。在此之前,泰康人寿举牌峰岹科技H股、信泰人寿举牌华菱钢铁、利安人寿举牌江南水务。险资“举牌潮”有望持续的原因: 应对“资产荒”压力:在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的环境下,“资产荒”加剧了险资投资端压力。单纯加大债券投资难以匹配险资负债端成本要求,另类投资也难以找到合意资产,而权益资产长期回报更优,因此险资为获取合意的投资收益率,必须重视权益资产的配置价值,这倒逼险资增加权益资产配置,从而促使其通过举牌方式进入权益市场。 会计计量优势:基于会计考虑,通过将举牌标的纳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FVOCI)资产计量,有利于减少上市公司股价波动对利润的影响,可平缓利润波动,这也是险资倾向于举牌上市公司并长期持有的原因之一。 政策支持:政策层面持续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2025年1月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提升保险资金投资A股比例,为险资举牌提供了政策支持。险资举牌的标的偏好:险资在举牌策略上显示出明显的偏好,主要集中在银行、交运、公用事业等盈利能力稳定、分红率较高的行业,且港股相较A股更受青睐,因为港股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更适合作为红利标的长期持有。历史举牌情况及股价表现:2024年以来的险资“举牌潮”正在加速。截至7月22日,2025年险资共举牌上市公司21次,较去年同期的5次明显增加。2024年以来险资举牌了30多家上市公司,假设期间尚未卖出,已有超九成被举牌标的股价上涨。但回顾2015年至2023年险资举牌股表现,举牌前一年约七成股票上涨,而举牌后,超过六成的股票下跌,股价表现存在明显的“跷跷板”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