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快构建高质量儿童医疗服务体系是保障儿童健康、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2025年7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介绍了相关进展情况,目前我国在扩大儿科医疗服务供给、增强服务连续性和便利性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具体如下:扩大儿科医疗服务供给:国家卫生健康委强化省市县级儿童医院、综合医院儿科在整个儿童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指导各个省科学规划二、三级医院的儿科设置。截至目前,全国近8000家综合医院、98%的县医院都能够提供儿科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提供儿科服务的比例也超过了80%,方便患儿就近就便就医。增强儿科服务连续性和便利性:以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为载体,为辖区儿童提供系统、连续的儿科医疗服务。同时发挥儿科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作用,提升儿科医疗服务能力和同质化水平。全国已有超过300家儿童医院及有儿科的综合医院牵头组建了儿科的医疗服务联合体。构建儿童重大疾病诊疗协作网络: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特别是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托省内高水平医院,围绕儿童重症、肿瘤、血液系统疾病、感染和罕见病等重大疾病诊疗服务需求,构建诊疗协作网络,提高儿童重大疾病识别、诊疗、救治水平,确保儿童重大疾病在一定区域内得到及时救治。此外,《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要完善功能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富有效率的国家、区域、省、市、县级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87人、床位数达到2.50张。到2035年,基本形成城乡均衡、协同高效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