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气温升高、雨水增多,细菌病毒繁殖活跃,新冠、手足口病、水痘等疾病需重点警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流行情况:近期全国新冠疫情上升趋势减缓,多数省份疫情达高点或下降,但部分地区病例数仍有上升,如重庆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呈上升趋势,不过总体发病水平仍处于低位。 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干、咽痛、咳嗽等为主,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等。手足口病: 流行情况:是 5 岁及以下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4 - 6 月为春夏季发病高峰,学校和托幼机构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口、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人用过的物品感染。 临床表现:多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多数患儿病情较轻呈自限性,少数重症患儿病情会快速恶化。水痘: 流行情况:当前正值高发季节,人群普遍易感,以 5 岁以下儿童居多,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等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较高。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 临床表现:前驱期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出疹期为红色斑丘疹或斑疹,主要分布于胸、腹、背,呈向心性分布。此外,6 月还需警惕登革热(5 - 10 月高发,经蚊虫叮咬传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5 - 8 月高发,经蜱叮咬传播)、食源性疾病(夏季气温高,细菌繁殖快易高发)等疾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