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亚欧在变乱交织中谋求和平与发展的多方面阐述:
变乱交织的现状
地缘政治冲突
俄乌战争
这是当前亚欧地区最为突出的地缘政治冲突。俄乌冲突有着复杂的历史经纬、地缘政治和民族因素等。冲突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流离失所,乌克兰的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同时,它还引发了能源市场的剧烈波动,欧洲因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面临能源短缺和价格飙升的困境。
这场战争也使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极度紧张,加剧了欧洲的安全危机,东欧地区成为地缘政治的敏感地带,众多欧洲国家面临安全战略调整的压力。
中东地区的地缘博弈
中东地区一直是亚欧地缘政治的焦点之一。伊朗与美国、以色列等西方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持续存在。伊朗核问题虽然在伊核协议框架下曾有缓和迹象,但美国单方面退出协议后,局势再度紧张。
伊朗与沙特等中东国家之间既有地缘政治竞争,也有宗教派别等矛盾。也门内战背后也有着沙特与伊朗的地缘政治博弈影子,这一冲突使也门人民深陷苦难,也影响着亚欧之间的贸易通道安全,尤其是红海航线的安全。
恐怖主义威胁
在亚欧的一些地区,恐怖主义仍然是影响和平稳定的因素。例如,在阿富汗,尽管塔利班重新掌权后表示致力于重建和反恐,但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阿富汗的分支仍不时发动恐怖袭击,威胁当地民众安全并对周边国家产生外溢风险。
欧洲也面临着恐怖主义回流的威胁,一些从叙利亚、伊拉克等战乱地区参加恐怖组织的欧洲籍人员回国后,有可能策划和实施恐怖袭击,欧洲的一些大城市如巴黎、伦敦等都加强了反恐安保措施。
经济挑战
全球经济衰退风险
亚欧地区受到全球经济衰退风险的显著影响。美国的货币政策调整,如加息周期,导致美元回流,造成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和债务风险上升等问题。亚洲的一些新兴经济体,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货币汇率波动较大,企业面临偿债压力。
欧洲经济增长乏力,高通胀问题严重。能源价格的上涨是欧洲高通胀的重要推动因素,这不仅影响居民的生活成本,也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一些制造业企业面临生存危机,例如德国的一些传统工业企业由于能源成本过高,不得不减产甚至考虑将生产线转移到能源成本较低的地区。
贸易保护主义冲击
美国在亚欧地区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如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加征高额关税。这不仅影响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也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造成冲击。许多亚欧国家的企业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受到牵连,因为亚洲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中间环节,与中美两国的贸易往来密切。
欧洲内部也存在一些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如一些国家对特定农产品或工业产品设置贸易壁垒,影响了欧盟内部的统一市场效率,同时也对与其他亚欧国家的贸易关系产生消极影响。
谋求和平与发展的努力
外交对话与协商
俄乌冲突的外交斡旋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一直在积极推动俄乌冲突的和平解决。联合国秘书长多次呼吁双方停火,进行和平谈判。土耳其等国也发挥了外交斡旋的作用,促成了俄乌之间的粮食运输协议,这有助于缓解全球粮食危机,也为俄乌冲突的外交解决提供了一定的积极范例。
一些欧洲国家尽管在俄乌冲突中有不同立场,但也在努力推动外交对话。例如法国和德国,在俄乌冲突初期就试图通过外交途径与俄罗斯沟通,推动和平谈判进程,提出了一些和平方案的设想。
中东和平外交
在中东地区,中国积极开展外交斡旋。中国倡导构建中东安全新架构,推动伊朗和沙特恢复外交关系。这一外交成果为缓解中东地区紧张局势,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它有助于减少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对抗,加强地区国家之间在经济、贸易和能源等领域的合作。
经济合作与一体化进程
亚洲的区域经济合作
亚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实施是亚洲谋求发展的重要举措。RCEP涵盖了东亚、东南亚和大洋洲的众多国家,通过降低关税、促进贸易便利化和加强服务贸易合作等措施,推动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进程。这有助于亚洲国家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扩大内部市场,提高区域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在亚欧大陆积极推进。众多亚洲和欧洲国家参与其中,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措施,加强了亚欧之间的经济联系。例如,中老铁路的开通不仅促进了老挝的经济发展,也加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欧洲的内部整合与对外合作
欧洲继续推动内部单一市场的深化,加强欧盟内部的财政政策协调等。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如英国脱欧后的调整等,但欧洲仍然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经济竞争力。
欧洲也在寻求与亚洲国家的更多经济合作。欧盟 亚洲互联互通战略就是欧洲在对外经济合作方面的重要体现,旨在加强欧洲与亚洲在交通、能源、数字等领域的互联互通,促进双方的贸易和投资增长。
安全合作与互信构建
亚欧之间的安全对话机制
上海合作组织(SCO)在亚欧安全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上合组织成员包括中国、俄罗斯等亚洲和欧洲国家,其倡导的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为成员之间的安全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上合组织在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通过联合军演、情报共享等方式提高区域安全保障能力。
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会议)也是亚欧安全对话的重要平台。亚信会议旨在通过对话和协商,促进亚洲地区的安全互信。欧洲国家也参与到亚信会议的相关活动中,这有助于亚欧国家在安全理念、安全政策等方面进行交流,构建跨区域的安全互信关系。
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的合作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亚欧国家开展广泛合作。例如,欧洲国家在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具有优势,而亚洲国家则有广阔的市场和应用场景。双方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转让和应用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
在公共卫生安全领域,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亚欧国家相互支援。中国向欧洲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医疗物资援助,欧洲国家也与亚洲国家分享抗疫经验和医疗技术研发成果,这种合作有助于提高亚欧国家应对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的能力。
|
|